立即注册
扫码关注

“环球资源” 官方微信,获取实时外贸资讯

专家访谈

主页 / 贸易情报中心 / 专家访谈 / 采购菁英汇 | 战略性采购与中国供应商变迁

采购菁英汇 | 战略性采购与中国供应商变迁

发布日期: July 23, 2024

浏览量:

Share:

环球资源采购菁英汇 (Sourcing Elite Board,以下简称 SEB) 是环球资源设立的精英会员制俱乐部,仅限受邀行业顶尖人士加入。该俱乐部目前在上海拥有超过 30 名成员,主要是来自采购领域高层管理人员和拥有学院背景的专业人士。

获邀加入 SEB 论坛的 Heady Wu 女士近日接受世界经理人的采访,就战略性采购概念、制造业转移东南亚以及近几十年来供应商和出口情况变迁等问题分享了她个人的见解。

Heady Wu 女士是 Blackford Capital 的全球采购副总裁兼总经理,同时在 Aqua-Leisure Recreation 历任总经理和全球采购副总裁的职位,2016 年前曾是 Horizon Group USA 的资深商品经理。她在全球采购方面的经验丰富,在波动加剧的全球贸易环境下仍能精准地预判并处理各种状况,在运动产品、泳池产品、家具、户外露台产品、玩具与手工艺品、文具等领域磨练出了出色的谈判技巧。

1 采购方最关注的信息

Heady Wu 女士:

传统型采购和个人消费采购主要注重价格管理,或者说成本控制、日常管理。而战略性采购(编者注:战略采购是一种系统性的、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采购方法,旨在以最低的总成本和最小的供应链风险建立服务供给渠道。)不一样,战略性采购和原来相比,其实已经有了较大的演变。

现在的战略性采购会更多地关注以下 6 点:

一、供应链的管理。包括物流以及库存的管理。比如,在过去的疫情期间,特别是最高峰的时候,所有的零售商都会面临库存积压的问题。

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和汇率,特别是很多国际贸易会关注这些。

三、品控管理。主要是产前、产中以及最终成品出库前(发货前)的管理,也会涉及到售后的管理。所以前期的产品质量控制也会降低售后的成本。

四、供应商的管理以及战略关系的维护。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选择战略伙伴,同时也会关注这些供应商的付款方式和付款条件。

五、地缘政治是现在特别需要关注的。中美之间从2017年开始贸易战,所以企业会寻求多元化,规避各种额外的关税。地缘政治对我们现在整体的供应商和供应链选择有非常大的影响。

六、关注可持续发展。除了绿色环保,也包括产品以及技术的创新,还要追踪行业的趋势。但不同的行业对行业趋势的关注度也会有不同。

2 供应商近几年的变化

Heady Wu 女士:

20 年前,中国刚刚加入 WTO,那时中国人均 GDP可能才 2,000 美金左右,百业待兴,供应商是以贸易公司加中小型的工厂为多。

往后 10 年,社会结构上进入到人口红利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均 GDP 增长到大概 7,000 美金。主流供应商是逐渐走向专业化的中型企业,劳动力资源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重。

再过 10 年,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不再有人口红利,再加上整个地缘政治的加剧,叠加上国内规章制度和政策调整 — 无论是经济或政治 — 的影响,我们看到企业在优胜劣汰。

现在,我们的人均 GDP 已达 12,000 美金。我们看到贸易公司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型企业及其配套关联企业,占据整个供应链比较大比重。还有很大一部分供应商已经踏上国际化、专业化、自动化乃至上市的历程。

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供应商越来越有韧性。有的企业在上市后到国外去发展,直接将自己的海外销售拓展为组织内部的职能部门,而不再只是被动地通过来本土采购的外商和贸易公司出货。

当然其中也会有很多供应商被逐渐淘汰。比如说在二、三十年前,中国大陆会有很多台湾企业、香港企业,现在很多已经逐渐被淘汰掉,或者还在边缘挣扎。

我们经过了这 30 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专业化的世界工厂。现在因为地缘政治,很多美国企业、甚至欧洲企业,都在寻求脱钩,或者说减少对中国制造商的依赖,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我们的供应链已经足够专业,足够充沛、健全,这也是一个时代的造就。

现在,我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中国这些优秀民营企业,这些生产商还有信心、还愿意把事业坚持下去,要他们看得到希望。

3 海外买家对中国供应商和产品需求的变化

Heady Wu 女士:

这里可以归结为两点:

1. 个人的消费能力确实是降级的,全球都是,包括欧洲。以Opening Price Point(最低价位,OPP),就是我们平时讲的 5 元店、10 元店那样性价比最高的价位点才能促进消费。

2. 地缘政治带来的各种政治任务。其实美国政府是有给他们的大型企业政治任务的,比如说不能够再增加中国商品的消费,要多元化采购。比如,沃尔玛有一个协议,是在2028年之前给印度本土的采购额要达到30亿美金,其实这就是一个政治任务。

从个人消费降级现状来看,近年海外买家对中国供应商和出口产品的需求也是相应变化的。

4 如何看待在东南亚制造业转移的现象

Heady Wu 女士:

其实继上述全球产品需求的变化,我们可以说中国供应商、制造业往东南亚甚至于其他的国家转移是大势所趋。

除了往东南亚转移,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眼光已经放到南美或欧洲。新能源车企业中,有的已经到意大利南部小镇开设新的生产企业,来规避各种新老政策。

可见,往国外转移的现象——而不单是往东南亚转移,我觉得是大势所趋。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 30 年前美国对日本企业打压时,日企的应对来对比观察。相同点在于,企业如果转移到海外,会需要下大力气去做成本控制,这个比较难,但也是一定要去做的;当然,目前中国人口红利期也基本上过去了。此外,新的生产基地重新定位的时候,也可以有助于生产型企业更多地接触到想要前往的目标市场。

我前面提到的新能源车行业,从中国转移到欧洲本土去生产,就是看中直接接触目标市场。有的供应商会直接到美国本土开设工厂或建物流仓库,也更有利于他们接触到想要投放的目标市场,规避不太稳定的物流或政策的限制。

但中国供应商在产业转移这件事上与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目的地的区别。当初日本企业去美国,主要的目标就是去美国生产,丰田、本田、尼桑、索尼、松下,都是直接去美国本土。这个跟地缘政治以及上层压力有关。现在中国的供应商会更注重多元化,不单考虑去美国,更倾向于从东南亚开始,主要是更有利于企业管控,文化上也更接近,这是第一个区别。

第二个区别是转移的规模。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所有的品类,从纺织、电子、日常消费品到医疗产品,我们都擅长,所以产业转移时涉及到的产品行业的规模就会比较大。

第三个区别是转移的速度。中国生产型企业效率确实是世界第一流的,所以他们在转移海外时的效率和速度,是我看到最快速高效的:从租当地生产园区里的厂房到购买设备,短短9个月就已正式投产了,这还包括当地员工的招募与培训。在这方面,日本企业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大势所趋的中国制造业转移,我觉得不单是往东南亚转移,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到更接近目标市场的地方。

5 环保和碳中和等概念对供应商的影响

Heady Wu 女士:

一方面,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主要在这几方面:

第一点是更多的、繁琐的新规章制度。前面有讲到要和当地政府一起配合好,交节能减排的“作业”。

第二点是运营方面会有很多调整。不止是硬件的更新,还包括有可能要两班倒、错峰用电、降低能耗;或者利用风能和太阳能。

第三点是财务上的影响会比较大。成本控制这一块就无形之间增加了很多压力,而内陆城市的劳动力会相对便宜一些。我们看到很多供应商逐渐地从东南沿海到内陆转移,往湖南、江西、湖北、河北,甚至到甘肃去建厂。

环保和碳中和长期来讲是有利于人类的,短期来讲对供应商的确有比较大的挑战。同时,我们也看到机遇。

我们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新产品、新行业。比如太阳能,我们国家是非常先进的,已经被列入美国反倾销的品类了。现在移动电池这个行业也迅速兴起,而且需求会越来越大。再比如,在太阳能或者风能非常优渥的地方,会在当地进行储能,来给电力设施没那么完备的工厂、企业进行配电,或是考虑配移动储能站来给新能源车加电,而不是直接加充电桩。这些都是富有生命力的新兴产业。

环保材料、原材料回收并进入新的环保利用,也有新的产品和行业蓬勃发展。

另外,那些可以做到符合新型碳中和概念、清洁能源利用的供应商,会将这种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以外贸来举例,很多大型采购商,比如说沃尔玛、Target、Costco,都会对自己的供应商有一定验厂资质的要求,其中也会有碳中和、清洁能源等可持续发展任务的要求。能够符合这些要求的供应商,就增加了自己获得更大订单的优势。

6 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Heady Wu 女士:

一、很多企业在做工业自动化的改造,应变劳动力方面的挑战,同时也是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最有力的方式。

二、优化整个完整的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加大供应链和产品品控这方面的展示。这其中也包括体现出生产周期和效率的优势。

三、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我觉得还是以产品品类创新和产业升级作为大方向的目标。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品类慢慢往海外转移以后,国内是可以作为研发以及创新的中心。

四、前面讲的环保以及绿色生产,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现在全球比较热门的 ESG,其实国内也有配套的理论及流程,是可以让不同的企业去学习的。

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尽量顺势而为,做到全球化、多元化,来应对全球地缘政治的加剧和恶化。虽然做到多元化、全球化真的非常难,但这也是推动中国供应商全球发展,完善自身竞争优势的出路。

SEB 将不定期在俱乐部内部举办分享活动,邀请其成员深入交流关于采购策略、电子商务创新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洞察和预测,致力激发创新,推动行业前沿,为采购领域的专家与行家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交流机会。

提交表单获取环球资源专属服务

* 联系人

此项为必填项

此项为必填项

* 联系电话

请填正确国家号

请填正确手机号

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政策Cookie政策 (Cookie Policy)以了解有关你个人资料的处理程序。
点击“提交”即表示你同意你已经阅读了我们的隐私政策和小型文字档案政策 (Cookie Policy)和接受我们的使用条款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