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資源” 官方微信,獲取即時外貿資訊
主頁 / 貿易情報中心 / 專家訪談 / SEB 專家一席談 | 2024 年經濟動向與未來預測
關注供應鏈變遷,分享高價值專業資訊。
近期環球資源的專屬買家俱樂部採購菁英匯(Sourcing Elite Board,以下簡稱 SEB)在上海舉辦了一場以“2024 年回顧與 2025 年預測”為主題的研討會。該俱樂部主要關注供應鏈變遷與全球商業風險的相關主題。本次研討會邀請到 ARC 集團的合夥人 Johan Annell 擔任主講人,分享他對 2024-2025 年經濟趨勢的觀察。來自 Hutong Research 的合夥人郭杉也在會上就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分享了重要資訊。
全球貿易經濟資料:中美各自“組團”
Johan 首先回顧了全球貿易的經濟資料。他表示,從近三年(2021-2023年)的資料來看,全球貿易增速正在放緩(0.28%,CAGR)。其中,中美貿易(6490 億美元,2023 年資料)和中歐貿易(7940 億美元,2023 年資料)總額存量依然巨大,但與 2021 和 2022 年疫情期間的貿易高點相比仍呈持續下滑趨勢,且中美貿易額下滑速度(-3.37%,CAGR)明顯超過中歐(-1.06%,CAGR)。相對地,美歐之間的貿易額呈穩步上升趨勢(6.93%,CAGR)。與此同時,中國正加大與 ASEAN 成員國的貿易往來,其貿易總額(9150 億美元)已經超過了中歐、中美貿易。
Johan 還指出,拉丁美洲的國際貿易動向也值得一提。儘管從 2023 年上半年和 2024 上半年的資料來看,拉美地區從中國進口的貿易總額與歐美相比較少,但向中國出口的貿易總額已經超過了美國。而且,與 ASEAN 成員國一樣,其貿易總額的增速已經接近兩位數(11.5%)。
但 Johan 也承認,全球貿易增長的趨勢從長期來看會受到關稅和製造業生產當地語系化的趨勢的拖累。他解釋說,出於節約成本、規避風險和規避進口關稅等因素的考量,製造業企業會將供應鏈分散到全球各個地區。但這種分散反而會導致製造業對資本的利用效率下降。
成本最受關注,地區挑戰分化
Johan 還分享了 ARC 集團 2024 年進行的一項採購調研。該調研詢問了企業轉向新的採購市場的理由,結果顯示:
排名最高的三個理由依次為“節約成本”、“規避風險”和“規避進口關稅”。其中,“節約成本”已經連續四年成為眾多受訪企業的首選理由;“規避風險”這個理由也已經連續2年上榜。此外,“規避進口關稅”和“擴大供應商名單”近幾年來的比重有所提升。而且,在2024年,“中國供應商在未來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受訪企業的明顯重視。
全球不同地區都將“成本上漲”視為頭號挑戰,但其中歐洲地區尤其明顯,76%的歐洲受訪企業選擇了這一項。
但在這一項之外,各地區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差別較大。比如,歐洲(33%)和東南亞(14%)都將“產能/產量”視為一項較大的挑戰,但中國完全不擔心這個問題(0%)。在“生產能力”這項挑戰上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中國較為關心的是貿易壁壘和關稅提升的問題,法律法規的變動和 ESG 合規問題也是中國關注的主要挑戰。
所有地區都擔心供應商表現不穩定的風險,但東南亞地區對這一問題尤為重視,受訪企業選擇這一選項的比例甚至超過了成本上漲。而且,只有東南亞地區被供應商缺乏技能和知識的問題所擾。
加強“非歐美系”合作,
中國鞏固供應鏈體系
Johan 表示,中國通過較長時間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些即使是東南亞國家也難以複製的優勢。儘管未來面臨美國方面的關稅壓力,但並非所有的公司都認為唯一的應對方式是將公司移出中國。過去數年間,也有些公司反過來出於長期市場准入和監管政策的考量選擇加大在中國的投入,比如醫藥健康行業。這些公司將得以借助當地語系化的供應鏈將成本和產能維持比較理想的狀態。
與此同時,中國將貿易重心向東南亞和全球南方轉移的趨勢將進一步提速。東盟國家已經連續 4 年成為中國最大的交易夥伴。中國將繼續加深與東南亞和東盟國家的經濟整合,並最終將這些交易夥伴融入以中國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提升該供應鏈體系的效率。
Johan:“我並不否認這一地區的一系列自由貿易相關協定在具體實施中仍存在一些阻礙,但至少一切正在朝著積極的方向推進,從而讓該地區的大多數國家改善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在基礎建設方面投入資源進行升級,加快物流速度,從而讓這個以中國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獲得更高的效率。”
Johan 表示,越南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越南由於分別與歐洲、美國和中國簽訂了 EVFTA、TIFA、ACFTA 和 RCEP 等貿易協定,因此成為了東南亞貿易關係最廣泛的國家。而中國也在越南北部進行了大量投資,生產商品供應歐美客戶。
未來我們將看到亞洲將從經濟上更緊密的聯繫到一起,而中國在其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未來這一地區大部分經濟體的增速將在 4% 至 8% 之間,而中國約為 5%。歐洲和美國公司需要設法融入這一經濟體系,在於中國公司競爭與合作的同時,將產品提供給東南亞地區的客戶。
Johan 還建議企業未來多關注金磚國家。金磚國家擁有全球 45% 的人口、35% 的 GDP、30% 的原油產量以及22%的出口貿易額,儼然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容忽視的經濟力量。但由於這一體系內部存在支付手段、匯率等各種風險,因此企業需要在這些方面格外留意。他表示,金融碎片化正成為與金磚國家進行國際貿易時的一項重要的運營和戰略風險。
Johan 在研討會現場的分享充滿獨到洞見,令人印象深刻。世界經理人近日將特邀其進行專訪,屆時,將呈現更翔實與多元專業內容,敬請期待。
中國經濟已準備好應對外部衝擊
Hutong Research 合夥人郭杉女士也獲邀參與研討會,她擅長綜合多領域專業知識,幫客戶透過表像,識別週期性動態下的關鍵變化。郭杉女士提到,Bloomberg 最近發佈了一份報告,主張中國在《中國製造 2025》綱領中承諾的目標已經基本達成。這表明中國在推進自己的高端製造業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這一消息會讓其他競爭對手感到焦慮。
郭女士還表示,如果僅從高端製造領域來看,中國的工業產量幾乎一直在穩步提速,僅在去年出現過下降的區間,而且今年也已經回復了增長勢頭。外界對中國經濟的負面看法主要是受到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但讓房地產行業平穩降落正是政府方面決定的方向之一。如今這方面的結構性調整已經基本完成,明年有望看到房地產行業復蘇的跡象。
她預測,明年國內經濟的增長目標可能會定在 5%。此外,儘管 2025 年可能會迎來美國方面的關稅施壓,但中國政府也已經準備好施加更多刺激性措施以應對外部衝擊。
新年伊始,正是籌畫好時機,現場豐富資訊、前瞻洞見,獲出席嘉賓高度評價。
提交表單獲取環球資源專屬服務